更新时间:2013/9/4
陕西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养殖生产基地,如何发挥好区域优势将奶山羊产业做强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近日,就奶山羊养殖业及羊奶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发展奶山羊产业、培育市场,促进奶山羊产业健康发展等问题,业内人士王丁棉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乳业时报》:纵观全国的羊奶产业发展,行业产业化程度低,而且发展没有像奶牛业那么快速和见效。请您分析一下奶山羊养殖业及羊奶市场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或是制约因素?
究其原因,在客观上,主要是从政府到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消费者对羊奶的认识与消费拉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主观上,羊奶行业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一是行业所形成的市场吸附合力很小。从事羊奶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本身就不多,规模也不大,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通性基本为零,处于各唱各的状态。而奶山羊养殖者又大多数处于户户圈养形式,本身的分散性就很强,他们与羊奶加工企业的利益分配或博弈又没有理顺,加之收奶定价的话语权往往不在奶农户的手上,他们对行业的影响力极为有限;二是生鲜羊奶及其羊奶制品缺乏一个国家级的标准制定与约束,当有人往羊奶加入牛奶相混或加水稀释时,或是羊奶产品在异地销售当地质监部门实施检测监督时,将会遇到因缺标准参照而无从应对的尴尬局面发生。同时,标准缺失,这对消费者维权不利;三是竞争无序,品牌满天飞,几成乱局。陕西全省生产加工羊奶粉的企业才10余家,但市场上却出现了190多个品牌,其中90%都是“贴牌”生产出来的,其中仅关山乳业一家羊奶企业就贴牌生产羊奶粉品牌多达70多个;四是机械化挤奶程度低,在对奶山羊养殖散户的收奶环节中,由于缺乏机械挤奶及欠缺将生鲜乳立即降温的配套技术,生鲜羊奶源会容易受到后期的污染,从而使奶源质量降低;五是在市场渠道拓展及市场营销方面,缺乏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目前为止,一些信誉好营销能力强的代理商、经销商很难见得到,即使有数量也是非常稀少罕见的。营销薄弱则是目前羊奶业的最大瓶颈与短板。
《乳业时报》:您对如何发展奶山羊产业及其羊奶市场培育有何具体对策和建议?
我认为,陕西应突破现有传统型的产品线,做进一步羊奶制品深加工的尝试,出路和切入点应投放在羊奶酪加工上,将羊奶加工成奶酪,可以解决市场淡季和产奶高峰时期奶源阶段性过剩的问题。在消费市场,积极做好羊奶消费引导工作和市场培育,在标准上,建议将原有山西省技术监督局认同和发布的《生鲜羊乳标准》和《羊奶粉标准》这一地方标准,上升为全国的奶山羊与羊奶的行业标准,用标准规范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在现阶段,奶山羊产业发展要积极探索和寻找合适的经营模式,要实现集约与规模养殖,首先就要解决好经营机制或经营模式。我认为应提倡推行“股份合作制奶联社”生产经营模式,具体来讲是将若干家各家各户的奶山羊集中联合起来,实行统一饲养管理,统一卫生防疫,统一挤奶,统一按议定的奶价交售羊奶,在完成上述几个“统一”的基础上,再实行统一寻找与乳品企业合作,让乳品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当然新加盟进入的乳品加工企业应从义务上承担挤奶设备的投入和给奶山羊合作社(或牧场)提供养殖技术指导,这是一种双赢的经营模式,不妨建议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