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做大做强陕西奶山羊产业

更新时间:2013/9/4

据调查,在我国东南沿海,每公斤鲜羊奶售价高达10-16元,而每年全国各地从我省调出的奶山羊种羊达20万只左右!
  我省是全国传统的奶山羊主产区,关中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良种生产基地,奶山羊的存栏数、产奶量一直居全国第一。2005年全省奶山羊存栏180多万只,占全国奶山羊存栏总数的一半,羊奶产量28.4万吨,占全国羊奶总产量101万吨的28%。目前全省已有富平、泾阳、临潼等县区年存栏10万只以上,为做大做强这个产业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据调查,我省的奶山羊以关中奶山羊为主,具有体格大、产奶量高、繁殖力强、耐粗饲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平均每只产奶量600公斤左右,最高达1200公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沙能奶山羊,是十分独特和珍贵的奶山羊品种资源,现已推广到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全国各省区,并出口到泰国。这些都表明,我省是全国奶山羊良种饲养最多的省份。
  当今奶山羊之所以受到青睐,关键是养殖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母羊一般9月龄就可以配种,14月龄可以产奶收益;1只奶山羊投资仅300多元,年纯收入500元左右。一个4口之家,养10只奶山羊,年纯收入就可达到5000元,人均收入千元以上。从消费角度讲,羊奶含有与人奶相同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和人奶的蛋白质形态相似,脂肪球大小与人奶相同,可更容易、更完全地被人体吸收。羊乳营养全面,适用于不同人群,以暖胃、健肾、保肝、护脾等功效而被世界公认,被誉为绿色保健营养佳品、天然高级补品。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羊奶的市场以及羊奶制品的消费量快速增长,已经显示出旺盛的需求趋势。
  然而,我省这一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其主要表现为:大众认识不到位。普遍把奶山羊当副业、当捎带的事情,没有作为增收的产业来抓。养殖规模小,各地仍以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为主。全省养殖农户达100多万户,户均养羊仅有一只多,没有产业优势。养殖水平低。科学养殖技术不普及,品种混杂、饲养粗放,传统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据全省典型调查,日产奶3公斤以下的低产奶羊占到75%以上。羊奶加工滞后。长期以来,我省羊奶加工以传统的全脂和脱脂奶粉为主,花色品种较少,缺少高档产品和名牌产品,导致羊奶价格低于牛奶价格,影响农民发展积极性。收购市场混乱以及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大量调研结果表明:把良种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奶山羊产业无疑将是一个崭新的、大有作为的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奶山羊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应该作为发展“一村一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朝阳产业来抓,尤其是在关中、渭北地区加快发展奶山羊产业,目前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加快发展是十分可行的。
  总的指导思想是:确立“四个重点”,即在全省范围内,把奶山羊产业作为继奶牛产业之后畜牧业生产的又一骨干产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重点来抓;在适宜区域内,应按照“一村一品”发展要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重点来抓;在发展“一村一品”上,作为一村、一乡甚至一县发展的品牌重点来抓;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的村,作为各级工作首选的扶持重点来抓。
  从总的实施步骤和养殖模式方面讲,今后就是要加快建设关中及渭北奶山羊产业带,重点支持富平、临潼、阎良、泾阳、陇县等10县发展奶山羊产业。当前,省农业厅率先在富平抓好10个奶山羊良种繁育示范村建设,为全省发展树立标杆,做出示范。养殖方面坚持“自繁、选育、扩群、做大”的方针,提高养殖覆盖面、提高产业聚集度。在“一带10县10村”内,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大力发展10只以上的奶山羊养殖户,要努力使覆盖面达到总户数的70%以上。总的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实体+农户”的经营模式,从养殖、销售、加工、运输等环节,做到环环紧扣,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
  要做大做强奶山羊产业,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引导,是必需的。全省尤其是重点养殖区要整合资金,对奶山羊产业的发展给予重点扶持,特别是在良种繁育、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养殖小区和挤奶站建设以及防疫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在全省要重点抓好5个省级奶山羊繁育中心的建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群体遗传品质。要以养羊大户为基础,优中选优,集中连片,联合组建核心群,提升良种供应能力。要积极开展良种登记和种公羊后裔测定,建立健全人工授精站点,加强选种选配,不断提高奶山羊群体质量。
  发展奶山羊,必须坚持完善养殖区的防疫基础设施,坚持一年两次基础免疫,特别是对未免疫的羊只要作好补针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大力推广人工种草、青贮饲料和配合饲料等先进实用技术也是必须的,在关中要建设300万亩优质饲草基地,配备青贮饲料和青干草加工调制设备,配套建设青贮池窖、干草堆场,推行青贮、青干饲草的商品化经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收奶员队伍必须进行整顿,要对收奶员统一培训、认定和公示,划定收奶区域,避免无序竞争和亏、坑奶农事件发生,确保羊奶质量安全。
  做大做强,就要打破省内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要引导加工企业,采用增资、改造、改制、重组等办法,实现强强联合。在当前的基础上,还要开发山羊液态奶、山羊奶酪、生物制药等高档产品,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创立全国知名品牌,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总之,我们要在产品标准、品牌和营销战略上,实现集团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全面提高我省奶山羊产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页下一页 返回